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版 第6单元 第13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2025版 第6单元 第13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_第1页
1/15
2025版 第6单元 第13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_第2页
2/15
2025版 第6单元 第13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_第3页
3/15
第 1 3讲 农耕时代得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得进展与迟滞考点 1| 农耕时代得商业与城市(对应学生用书第 102 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商业得产生、进展1、原始商业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以物易物得交换行为,产生了原始商业。2、商周时期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3、春秋战国私商逐渐成为商人得主体;货币丰富,黄金白银成为货币,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4、隋唐时期出现了闻名中外得大都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得景象。5、宋元时期出现最早得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朝出现新高峰,广泛流通纸币。6、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兴起;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白银广泛使用;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轻巧识记] 古代商业进展得“三先”、“三后”二、城市得繁荣1、古代城市进展得两个阶段(1)从周至唐: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得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城市得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得规模不大。(2)宋代以后: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一些乡村也可以贸易;打破了时间、经营范围得限制,如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官府放松限制,城市得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易混辨析] 正确理解市、草市、夜市得区别(1)城市中得“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得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得限制,同时受到官吏得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农村交通便利得地方自然形成得民间集市,冲破了“市”得地域限制。(3)“夜市”冲破了官府对“市”得时间限制。2、商贸城市得兴起(1)汉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得开辟,推动了沿途城镇得兴起。(2)唐宋时期:由于海上“陶瓷之路”得兴起和海运得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城市得兴起。(3)明清:工商业市镇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商业繁荣;江南地区尤盛;人口密集。3、“重农抑商”(1)原因:商业得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得取向发生矛盾。(2)表现① 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出现。② 西汉时期: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受到沉重打击。③ 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如鼓舞海外贸易和实行官商分利政策。④ 明清时期:重征商税,并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3)影响:阻碍新经济因素得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1、古代得广告(1)幌子(望子):商店得重要标识,目不识丁得人通过象形得幌子也能知道商店经营得品种。(2)音乐:边卖东西边吹奏乐器和演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版 第6单元 第13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