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会认“希、痒”等 7 个生字,会写“状、狐”等 13 个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 15 个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异经历,感受想象的奇妙。3.指导学生借助关键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4.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异的事情。▶教学重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异经历,感受想象的奇妙。▶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痒、鳄、零”;借助生字组词的方法,在语境中识记“希”;识记独体字“丁”;利用字形特点识记“肠”,月字旁说明与身体有关。写字:根据结构特点来写字。“状、狐、狸、巧、肠、继、续、抬、烦”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和占位;“零、克”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上下部分的松紧和占位;“麻”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独体字“丁”要写舒展。重点指导“狐、狸”两字的书写,认识反犬旁。2.朗读教学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抓住提示语进行人物语言的朗读,读出层次,借助语气词、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3.语言运用故事情节想象有趣,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想象:假如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异的事?先让学生说一说,再仿照课文写一写。▶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教学课时 2 课时第 1 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希、痒”等 7 个生字,会写“状、狐”等 13 个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 15 个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感受想象的奇妙。▶教学过程板块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孩子们,你们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吗?(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他最擅长什么?(七十二变)(3)说说假如你拥有这个奇妙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2.板书课文题目,猜想情节。(1)老师板书:我变成了____________(2)补充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老师引导: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3)自主质疑,激起欲望。3.老师导语:今日,作家顾鹰给我们讲了一个童话故事。故事讲的是英英的妈妈喊她回家吃饭,可是英英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不想吃饭,她很想变成一棵树,后来她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想一想,接下来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学生最喜爱的人物孙悟空导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