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儿童艺术教育现状及进展讨论结题报告目 录关键词内容提要一、课题的提出二、概念的界定三、讨论的目标与内容四、讨论的重点及难点五、讨论的思路及原则六、讨论的方法七、人员分工八、讨论过程(一)、准备阶段(二)、实施阶段(三)、总结阶段 九、讨论成果十、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十一、主要参考文献十二、附件特别儿童艺术教育现状及进展讨论结 题 报 告关键词:特别儿童 艺术教育 现状 进展内容提要:随着社会各界对特别教育事业的逐渐重视,“特别教育如何开展”的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艺术教育作为特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别教育事业顺利进展和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基石之一。艺术教育不仅可以辅助德育,以美引善,陶冶情操,还能以美启智,促进残疾学生康复,锻炼其综合协调能力,促其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从而达到自食其力、回归社会、服务于民的教育效果。在特别教育中,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管艺术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它却是为残疾学生自立于社会的一条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所以,艺术类课程被寄予了殷切厚望,受到了特别关注。本课题主要讨论在培智学校艺术教育中的教材结构、教学模式、教育评价体系方面的现状和进展。我们坚持“放开眼界、纵向探究、深化挖掘”讨论思路和个性化原则、博采众长原则、客观求实原则等实施原则,采纳文献讨论法、教育调查法、行动讨论法、经验总结法等讨论方法进行讨论。我们进行深化学习探讨,改换了原来使用的艺术教育教材、增设串珠编织、丝网花制作、粉笔贴画校本艺术课程。扎实地开展教学模式的实验讨论,经过课堂教学讨论和实践试验探讨,在《音乐康复》学科教学中,我们总结出了“互动、参加、创编、表演”课堂教学模式,在《艺术康复》学科教学中,我们总结出了“双融合、多进展”课堂教学模式,在校本艺术课程学科教学中,我们总结出了“兴趣引导、自主进展”课堂教学模式。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课题讨论目标,形成了一定的讨论成果。一、课题的提出1、培智教育背景自 1979 年我国的第一所培智学校在上海产生后,培智学校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进展起来。与此同时,保障残疾儿童教育事业有序进行的法规、政策也逐渐出台和完善,如 1982 年 12 月 4 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 年 4 月 2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0 年 12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