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五年制三年级下册第 15~16 页,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理解近似数得含义。 2、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大数得近似数,并会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大数得近似数。 3、培育分析、推断、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大数得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个信息窗得学习,您知道我国领土面积大约有多少万平方千米?总人口数大约有多少亿人吗? 生:我国领土面积约是 96 0万平方千米,总人口数约是 13亿。 师:今日这节课得信息窗又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 二、充分认识近似数 师:谁来说一说图中这些数据所表示得意义? 生 1:天安门广场总面积约 44 万平方米。 生2:金字塔约由 23 0万块石块砌成。 生 3:光速每秒约 30 万千米。 生 4:太平洋最深深度约 11030 米,总面积约 178680 00 0平方千米。 师:这几组数字和刚才老师说得 960 万平方千米、1 3 亿人口。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生 1:这些数前都有“约”字。 生 2:这些数都不是准确数,它们都是近似数。 师:对,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不用准确得数表示,而只用一个和它接近得数来表示,这样得数叫近似数。这是我们今日学习得内容。(板书课题:近似数) 师:您能从生活中找到近似数吗? 生 1:一个成年人得头发约有 10 万根。 生 2: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约 4086000 册。 生 3:我们学校大约有 2 千人。 生 4:我们教室得面积大约有6 0 平方米。 师:想一想刚才同学们说得这些为什么要用近似数来表示呢? 生:这样说比较方便。 师:对,在生活中有些数不需要,也没有必要精确地表示出来,用近似数表示更方便。 三、探究求近似数得方法 师:同学们认识了近似数,那如何求一个数得近似数呢?请看题。 (课件出示:11 0 30 大约是几万? 17 86800 0 0 大约是几亿?) 师:估量一下这两个数分别大约是几万,几亿? 生:11 0 3 0大约是 1 万, 17868 0 00 0大约是 2 亿。 师:您能说说是怎样想得? 生:因为 11030 接近 1 万,与2万相差很远不可能估成 2 万。同样 17868 0 000 比 1 亿多得很多,比较接近2亿,所以估成 2 亿。 师:说得很好,这个同学是通过比较,和哪个整万、整亿离着近就估成谁。这种方法可以。 师:谁还有不同得想法? 生:我是看数字,1 1 03 0 千位上得数字是 1,不满 5,就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