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XX 县 XX 水库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可行性讨论报告在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及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神指引下,国家对“三农”问题极为重视,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干部到基层干部,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和目的: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而促进农民增收,结构调整是极为关键的一环,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继续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业要进展,水利要先行。农民调整种植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上的产量和质量,而这一切始终离不开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搞好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即提高水的利用率,又使农业用水更为便利、适时、节约。搞好林业,既保护了植被又涵养了水源,净化了空气,调节了气候,从而防止了水土流失,减少了渠道、水库的淤积,保护了农田,改善了生态环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XX 水库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的实施,使灌区内的 12000 亩土地得到根本的改善,灌区内粮油总产量净增加75 万公斤,净增产值 285 万元,农民收入得到不断增加。这不仅是投资者的希望,也是管理者的希望,更是全灌区群众的渴望。第一章 项目提要1.1 项目背景XX水库灌区位于XX县西南约20公里的巴州沟及其支流XX谷地、交通方便,为XX、巴州、川口三乡镇所辖,为青海省湟水流域典型的浅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破裂,水土流失严重。但土质肥沃,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由于降雨量小、蒸发量大,降水地域差大,且季节变化分配极不均匀,加之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的进展。灌区行政上隶属于巴州、XX、川口三乡镇,共有22个行政村,居住有汉、回、藏等民族,人口3.08万人。现有耕地43542亩,其中沟岔水地12000亩。灌区始建于七十年代,由于当时建设时,资金筹措困难,除XX水库工程由国家投资重点保证修建外,其余灌区水利工程简陋,均系民办公助,因此工程比较简陋,配套不全,标准低,经将的近三十余年的免强运行,至今大部分灌区水利工程均已严重老化,带病运行,渠水利用率很低,水资源浪费很大,同时马家河原库容142万立方米,因马家河的历年洪沙淤积,现仅存有效调节库容97.729万立方米,以致造成灌区用水逐年紧张,为此,现提出计划,对本灌区进行全面整顿改造。XX水库灌区工程规划的总原则是“开源节流”,为确保现有12000亩农田灌溉面积,规划对灌区140条干、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