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徽州古建 传承宝贵文化三下乡调研策划书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关注民生、心系三河、唱响与谐之声”暑期实践队 ——调研小组组长祁涛关注徽州古建 传承宝贵遗产——古建筑得保护与利用现状调研调研背景1. 徽州古建筑具有独特得地域风格,既隐含了徽商经济得背景,也反映了自然山水得神秀,粉墙黛瓦在蓝天白云得映衬下,如诗如画,独具魅力得砖、石、木“三雕”艺术 ,使之更富有细部审美要素。其承载着丰富得传统文化内涵,在建筑技艺,民众生活,伦理观念,审美追求方面传递着诸多信息。我省十分重视皖南古居民建筑得保护工作 ,早在 1997 年 9 月,省政府就颁布《皖南古民居保护比例》。省政府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不仅指导皖南古村落得规划、建设与保护工作,还设立了专项保护基金。特别就是黄山市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得方针,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总结对古居民建筑得保护方法。然而,在依法保护古居民建筑得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一就是大量古民居产权属私人,由业主继续使用,有得业主不仅将老宅租给外人居住,有得还想进行改建或扩建,甚至变卖古民居内得一些宝贵构件,对此有关部门或无法知情或难以干预;而且散落在乡村得古民居建筑现在很多已就是空宅,原住居民或迁入新居或只有少量老人居住留守,不说要防火防盗,连日常管护都比较困难。还有人认为,《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得一些内容与《物权法》条文本身就有冲突。在 2025 年 5 月 15 日得《安徽日报》上曾登录这样得一篇文章:正在建设中得上海某生态休闲园,从黄山市内整体“搬走”了 12 幢徽派建筑。此举再次提出一个十分迫切得重要话题——12 幢徽派建筑乔迁上海得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皖南古民居建筑得高度关注。有人认为这缓解了当地保护资金匮乏得压力,也有人认为此举助长了徽州文化资源得流失。其实,相持不下得争论背后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话题——徽州古建筑怎样保护?怎样才能更好得利用徽州古建筑?2. 为了响应团中央关于大学生应积极投身参加社会实践得号召,在校团委与院分团委得统一组织安排下,我们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特地组织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于 2025 年 7 月份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三河镇进行为期半个月得社会调研活动。通过调研掌握与反映肥西三河镇古建筑得保护与利用现状并以资料形式存储、详解与分析。并计划从中得出有益于保护皖南古建筑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