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县2025年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讨论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县2025年标准粮田项目1.1.2主管单位:省农业厅1.1.3建设单位:省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1.1.4项目由来: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1.1.5建设地点: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县2025年标准粮田项目选建在六塔乡7个行政村。1.1.6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粮田1万亩。其中六塔乡涉及主堡寨、任村、三合村、刘村、吉张吴、赵楼、前杨楼共7个行政村,面积1万亩。1.1.7工艺技术方案:根据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缓解区域灌溉水资源压力和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体系优势的原则,通过铺设地埋管道、打井配套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地力与墒情监测体系、配肥站等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节水、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无公害生产、间作套种、优质粮食生产、有机肥施用和平衡施肥等农业新技术,达到提高水肥利用率,培肥地力,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进展,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1.1.8主要建设内容:1.1.8.1田间工程建设:打机井145眼,铺设地埋管道4万米;地埋线1.5万米;水泵145台。建设标准粮田1万亩。1.1.8.2仪器设备购置:完善土肥化验室仪器设备5台套。1.1.8.3地力与墒情监测体系建设:试验地建设及数据采集10亩,地力与墒情监测体系仪器设备12台套等。1.1.9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为500万元。1.1.10资金来源:中央投资399.74万元,地方投资100.26万元,共计500万元。1.1.11建设期限:1年,从2025年3月到2025年12月。1.1.12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打井项目建设使农作物的供水有保障,并且供水成本由原来的30元降至项目实施后的10元/亩。充分灌溉后,可使其每亩年均增产40公斤,按现在市场价每公斤1.5元,每亩可增收60元。两项年可实现增加产值8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10元、扩大农民就业55人。通过项目实施,还可带动水泥、电缆、PVC管、设备制造产业也将受益,对经济拉动将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对项目区农田水利基础条件进行高标准建设,示范带动全县粮食作物采纳项目区先进技术,实现优质小麦原良种和优质小麦商品粮的规模化生产,使优质小麦高产与稳产同步、优质与高效同步,产量达到高产水平,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全县年共增加社会效益0.69亿元。社会效益十分明显。通过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技术应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缓解区域灌溉水资源压力,同时减少因盲目施肥、过量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