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60 分) 1、土壤采样点可采 表层 或 土壤剖面 。 2、一般监测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为 0-20cm 、剖面深度为 1 、 2m 。 3、粗粉碎用木棒、木锤 、有机玻璃棒 或 有机玻璃板 。 4、过筛用 尼龙筛 规格用 2-100 目。 5、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性等不稳定组分得样品实行 低温保存 得运输方法。 6、对难挥发性有机物用 棕色 玻璃瓶保存。 二、推断题 (每空 4 分,共 40 分) 1、土壤样品按样品名称、编号、粒径分类保存。 ( √ ) 2、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制样,可用新奇样按特定得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 ) 3、采样后用密封得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 4℃以下避光保存。 ( √ )4、假如就是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性,等打扫后采集表层 5cm 土样,采样点数不少 2个。 (× )选择题1、 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得代表性 (B )。 A、不一定 B、愈好 C、无所谓 D、愈差 2、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A )。 A、300m B、3km C、30m D、100m 3、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一般监测采集(D )样品。 A、底层土 B、视情况 C、心土 D、表层土 4、 土壤剖面样品得采集应(D )进行。 A、自上而下 B、从中间位置 C、随机 D、自下而上 5、 测量重金属得样品尽量用( B )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得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A、不锈钢刀 B、竹刀 C、手 D、水 6、 剖面每层样品采集( B )左右。 A、0、5kg B、1kg C、1、5kg D、2kg 7、 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 B ) 土样。 A、表土层 B、耕作层 C、心土层 D、任意土层8、 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与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就是( A )。 A、风干 B、晒干 C、烘干 D、焐干9、 城市土壤采样,每样点,一般( B )实行。 A、分三层 B、分两层 C、分四层 D、全层 10、 城市土壤监测点以网距( C )得网格布设为主,每个网格设一个采样点。 A、100m B、500m C、2000 m D、5000m 11、 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等打扫后采集( B )土样,采样点数不少于 3 个。 A、表层 1~2cm B、表层 5 cm C、10cm D、0~20cm 12、 液体倾翻污染型,污染物向低洼处流动得同时向深度方向渗透并向两侧横向方向扩散,每个点分层采样,事故发生点样品点较密,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相对远处样品点较疏,采样深度较浅。采样点不少于。(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