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_第1页
1/23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_第2页
2/23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_第3页
3/23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学 院: 明德学院 专 业: 电自 10152 姓 名: 郭贵方 号: 102025110228 年 级: 大三 任课老师: 杨靖 2025 年 7 月 6 日目 录前 言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3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52.1 课题的意义*********************************************52.2 系统整体硬件电路***************************************52.2.1 芯片简介**********************************************52.2.2 硬件电路设计及描述************************************6第三章 系统软件算法设计***************************************11心得体会******************************************************20参考文献******************************************************21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诞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经历了 SCM、MCU、SoC 三大阶段。单片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 CPU 随机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多种 I/O 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 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早期单片机主要由于工艺及设计水平不高、功耗高和抗干扰性能差等原因,所以实行稳妥方案:即采纳较高的分频系数对时钟分频,使得指令周期长,执行速度慢。以后的 CMOS 单片机虽然采纳提高时钟频率和缩小分频系数等措施,但这种状态并未被彻底改观(51 以及 51 兼容)。此间虽有某些精简指令集单片机(RISC)问世,但依旧沿袭对时钟分频的作法。单片机问世以来所走的路与微处理器是不同的。微处理器向着高速运算、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大规模容量存储等方向进展,以提高通用计算机的性能。其接口界面也是为了满足外设和网络接口而设计的 。单片机则是从工业测控对象、环境、接口特点出发,向着增强控制功能、提高工业环境下的可靠性、灵活方便的构成应用计算机系统的界面接口的方向进展。因此,单片机有着自已的特点,主要是:〔1〕〔2 〕 ·品种多样,型号繁多。品种型号逐年扩充以适应各种需要。使系统开发者有很大的选择自由。 ·提高性能,扩大容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