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基层医疗供需体系中的非均衡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探析讨论报告——以梅州兴宁市罗岗镇溪东村为例【摘要】从我国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十多年的情况来看,制度在发挥社会保障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由于我国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和不公平,乡村两级医疗服务机构普遍面临人力资源、技术能力和设备建设滞后的局面,无法为新农合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服务和质量保障。尽管新农合通过提高补偿比例等手段鼓舞农村居民更多地选择基层医疗机构,然而农村基层医疗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不能让参合农民满意,尤其在遇“大病”需要治疗的时候,参合农民宁愿选择价格高、路途远的县级以上医院。因此,目前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无法为新农合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也没有很好实现新农合制度缓解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初衷。本讨论以梅州兴宁市罗岗镇溪东村及附近村落为例,对村中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基层医疗供需体系的进展状况,并对具有代表性的人员(如村卫生站医护人员、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等)进行访谈调查分析,结合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探究梅州兴宁市罗岗镇溪东村基层医疗供需体系中的非均衡问题。在理论的调研结果上,针对当地基层医疗进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以促进当地医疗卫生的健康进展。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健康和切身经济利益,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建设和管理,是当前和今后巩固和进展农村合作医疗的关键环节。【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基层医疗供需体系 非均衡问题 影响因素 一、 调研背景目的与意义(一) 调研背景与目的根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地区两周患病首诊选择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占全部就诊者的 57.3%,选择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为 24.4%,另外,有 36.6%的病人选择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由此可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农村基层医疗体系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是真正落实满足宽阔农村基层人民医疗需求的基石。然而,当前农村基层医疗供给体系仍存在医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养技能偏低、医疗设备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医疗质量不高等的问题。如何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医疗供给系统中的缺陷,创建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宽阔农村基层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及实现农村基层医疗体系的供需平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展开了一项“关于农村基层医疗供需体系中的非均衡问题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