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1.1 课题讨论的意义和目的 以往,我国北方大多采纳分散供热的方式。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以及人们节能降耗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分散供暖方式逐渐被集中供暖方式所取代。在供热系统中,换热站是连接热源和用户的枢纽,是数据监测中心,目前大型热电联产系统大多采纳间接连接的供热方式。热电厂提供的高温过热蒸汽经电厂换热站汽—水换热器形成供暖热水,由一次管网送至各换热站,高温热水再由板式换热器水—水换热器形成供暖热水由二次管网送至用户。课题主要讨论社区交换站供热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通过对热水管网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参数的采集,实现对供热系统的实时监测。同时,分布于多个换热站的该供暖换热站运行参数监测装置可采集多个换热站的运行参数,并通过互联网将换热站的运行参数传送到供暖监控中心,集中显示和监测,可使供热调度部门需要对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换热站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设备状态等许多参数进行集中实时监测,有效的掌握系统各数据参数的变化和主要设备的运行效率极其变化规律,从而减少各个换热站的工作人员,实现各换热站无人值守,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提高了供暖可靠性,保证供暖质量,为社区交换站供热系统的优化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保证[1]。1.2 国内外进展状况数据采集系统起始于 20 世纪中期,在 70 年代初,原来由小规模集成的数字逻辑电路及硬件程控器组成的采集系统被微处理器控制的采集系统所代替。由微处理器去完成程控,数据处理及大部分逻辑操作,使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大大地提高,系统硬件成本和系统的重建费用大大地降低。近年来,国外数据采集系统快速进展,占据着大量市场,其结构基本上都是与一定个人计算机配套使用的模块化数采单元和系统,无论在性能、工艺或装潢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由专门的产业集团公司研制和生产,产品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比较典型的有美国的 B+F 公司、HP 公司,英国输力强公司,法国迈威公司的 MOVILOG 数据采集器等。我国的数据采集技术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应用于众多领域。数据采集的效果,主要是看精度和速度。作为一个整体来说,数据采集系统的进展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比如:软件技术、网络技术、测量技术、传感器技术,这些都影响了数据采集的进展。朱本坤在在其文献中介绍了基于 PC 的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讨论了 PC 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原理和通讯方法,同时给出了 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