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 《观潮》是四年级第七册第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积累写作材料》,它既是第二单元《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继续,又是第四单元《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延续,同时还为完成第五单元《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篇讲读课文,按顺序抓特点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中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进展的关键的阶梯,大纲明确要求:“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化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根据大纲目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观潮》这一课的特点,应达到以下4个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育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会生字新词,理解井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4、给课文分段,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段。2、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育学生观察能力,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 教 具:录相带、投影片。 二、说教法 运用电教手段,采纳情境教学法。 三、说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宽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纳:看、听、读 、品的方法学习。 四、说教程 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一文,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学生答后老师板书,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的思路即观潮的顺序,为学习下文奠定基础。) 2、齐读第一段,投影出示: ⑴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⑵ 这里是观潮的好地方。 请大家读后说说“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词“天下奇观”理解钱塘江大潮是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教给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培育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江潮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