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测试卷(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选择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贵州贵阳高三摸底,2)春秋战国以前,黄河流域仅有防洪排涝的零星沟渠工程;战国时期,才出现了大型农田灌溉渠系工程。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铁制生产工具发展B.自然灾害日益严重C.黄河流域经济发达D.国家重视农业生产解析:选A由春秋战国以前零星的沟渠到战国才出现大型农田灌溉渠系工程,说明战国时期随着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生产力发展,推动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故选A项;自然灾害严重是修建农田水利工程的原因之一,但大型农田灌溉渠系工程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够修建,排除B“”项;发达说法不当,可以说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原因还是在于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排除C项;中国古代国家一直重视农业生产,排除D项。2.(2020“”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汉代规定,民户为国家输送粮食到边境,运到600石的赐二等爵,4000石赐五大夫,12000石赐大庶长;边塞粮食充足了,可以储备在郡县,郡县储备足一年所需的粮食,即可免收田租。这一措施()A.解决了国家存在的边患问题B.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贯彻C.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促进了新兴地主阶层的形成解析:选C由材料中赐官爵,免收田租的举措可知旨在鼓励农业生产,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为边境运输粮食而非解决了边患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商业,排除B项;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于战国时期,排除D项。3.(2019届山西太原一模,26)“”唐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的主要政务。宋初这一政策()A.旨在压制工商业发展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C.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解析:选B“”“”根据材料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召集逃散,令着旧业,限制人口流动、令操旧业,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故选B“项;宋太祖的诏令,针对的是唐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排除A项;程朱理学兴起,晚于宋太祖在位年份,排除C“”项;宋太祖的诏令,解决的是唐末以来,天下户口,流亡过半的问题,排除D项。4.(2019届福建三明二模,28)“”明清时期,我国南方各地农村土地租赁中出现永佃的“现象。如浙江临海县:地方乡例,租人田种,原有佃价与田主的,佃户无钱,把佃田转佃别人,不拘年月,原许原佃赎回耕种的,若田主把田卖与别人,仍旧是旧佃户耕种还租,叫做”卖田不卖佃。,这种现象在当时较为普遍。材料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在农村出现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佃户对地主人身依附弱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解析:选C“”由材料中把佃田转佃别人,不拘年月,原许原佃赎回耕种的可得知佃种“”权可转让,也可随时收回,仍旧是旧佃户耕种还租可得知即使田主变换,佃种权仍归原佃“”户所有,因而永佃是指佃户拥有永久的佃种权,而不用依附于地主,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出现雇佣关系,因而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是农产品,排除D项。5.(2019届山东济宁一模,24)《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晚期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致巨万。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A.对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C.是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D.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解析:选B“”“”“……”题干述及了邯郸郭纵卓氏之先鲁人曹邴氏三个人物通过冶铁发财致富,说明在战国时期,冶铁业成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生产部门,故选B项;题干没有述及冶铁用于农业生产及对农业的影响,排除A“”“”“项;题干虽然谈及邯郸郭纵卓氏之先鲁人……”曹邴氏三个人物通过冶铁发财致富,但没有述及其出身及地位,排除C项;题干谈及了三个人物通过冶铁发财致富,但没有论及其对于政权的影响,排除D项。6.(2020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