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重点1. 医院物理环境正常值:室温保持在 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 22~24℃为佳。病室湿度以 50%~60%为宜,白天病室较理想的强度是 35~40 分贝。2.护理程序分为五个步骤: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3.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问题(P)即护理诊断的名称;相关因素(S)与。。。有关 症状和体征(S)4. 分级护理的适用对象:. 病人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如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器官移植等。 ①专人 24 小时严密观察病情。 ②制定护理 计划,及时准确地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③备好急救用品。 ④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病人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如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瘫痪等。 ① 15~30 分钟巡视一次病人,观察病情。 ②制定护理计划,及时准确地填写特护记录单。 ③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病人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等。 ① 1~2 小时巡视一次病人。 ②按常规护理。 ③给予必要的生活、心理帮助,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病人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等。 ①每日巡视两次。 ②按常规护理。 ③给予健康指导,满足病人身心需要。5.掌握卧位的分类和概念,掌握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及要求:(一)仰卧位1、 去枕仰卧位:1 昏迷和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2 椎管麻醉及脊髓穿刺的病人2、 屈膝位:常用于腹部检查、导尿、会阴冲洗3、 中凹位:(休克卧位)常用于休克病人4、 头低脚高位:1 胎膜早破的产妇,防止脐带脱垂;2 下肢或骨盆骨折后行骨牵引术的病人;3 严重失血性休克的病人;4 十二指肠引流及胆汁引流的病人;5 体位引流的病人,利于肺底部的分泌物向外引流TmHMw。操作方法:将床尾处的床脚垫高 15~30cm5、 头高脚地位:1 脑水肿的病人,降低颅内压,预防或减轻脑水肿;2 颅脑手术后或头部外伤的病人,减轻颅内出血;3 颈椎牵引的病人 pgogU。(二)侧卧位1 灌肠术、肛门检查和配合胃镜检查等;2 长期卧床的病人,侧卧位于平卧位交替,预防压疮;3 臀部肌注(三)半坐卧位1 颜面及颈部手术后,利于减少局部出血;2 腹部手术后;3 盆腔手术后及盆腔或腹腔有炎症者;4 心肺疾患和呼吸困难者;5 疾病恢复期 8gZKl。操作方法:先摇起床头支架 40°~50°,再摇起膝下支架。(四)端坐卧位心包积液、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人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