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一、总论二、申报企业情况三、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四、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五、项目实施方案六、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七、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八、项目可行性讨论报告编制说明九、项目可行性讨论报告的专家论证意见 一、总论 1、项目主要内容 利用尿醛树酯改性氧化淀粉将多元复合肥进行包覆,实现在土壤中养分的控制释放,达到肥料养分释放速度同作物生长过程所吸收养分的速度同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产品适用于多种农作物和不同的土壤结构,是世界化肥工业的进展方向。产品符合 GB15063-94 规定的标准,主要技术指标为:N+P2O5+K2O≥30%,包覆率≥90%。2、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目前进展情况及申请技术创新基金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着化肥浪费现象,据报导,目前我国氮肥的利用率约为 35%-60%,钾肥的利用率约为 30%-60%,磷肥的利用率约为 10-15%,也就是说,施到田里的氮磷钾约有一半甚至是大部分未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其中一部分在土壤中转化为迟效养分,另一部分则因损失白白浪费掉,化肥浪费现象相当严重。 导致化肥有效成份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种营养元素利用率低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氮肥一般认为是由于硝酸盐的反硝化作用和氨的挥发损失所致。尿素主要是被土壤尿酸很快水解成碳酸铵,进而分解损失的。另外,雨水沸湿而进入深层土壤中的残留氮素,基本也是无效的。 化肥营养元素的释放速度与作物全生育期需求的不同步,也是其有效养分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因此,抑制土壤中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控制化肥养分释放速度与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同步,对提高化肥利用率有显著的效果。例如长效尿素,就是在普通尿素中加入少量脲酶抑制剂制成的,由于有效地抑制了土壤脲酶活性,因而减缓了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同时,控制养分释放,使其与作物生长期营养需求基本同步,这样,尿素的有效利用率便有所提高。 磷肥不挥发,并且沸湿较少,但是,它在土壤中移动性差,同时,易被土壤中的 Al3+ 、Fe2+、Ca2+、Mg2+等所固定,所以,磷肥的利用率更低。 钾肥的利用率和氮肥相似,其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是钾在土壤中干湿交替下可进入粘土矿物的晶格内而被“固定”,也可经化学反应和生物作用而固定。 另外,由于大量使用化肥,有机肥相对减少,导致土壤养分结构比例失调,土壤板结,特别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长期干旱而造成地表水位下降,土壤砂化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