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讲 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调节、血糖调节1.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2.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1.建立稳态与平衡观(生命观念)2.构建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模型(科学思维)3.关注糖尿病、关注人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责任) 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调节1.体温调节(1)体温稳定的原理: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的结果。(2)体温恒定的意义:体温恒定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3)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结构① 温度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② 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③ 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4)与体温调节有关的激素:主要包括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2.水和无机盐的调节(1)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其中,由饮食摄入的水是主要来源,排水的主要途径是泌尿系统。(2)人体内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与水平衡相比较,少了一个来源:人体代谢产生的;少了一个去路:呼气排出。(3)水盐平衡调节相关结构与激素① 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② 参与的激素:主要为抗利尿激素。a.产生部位:下丘脑。b.释放部位:垂体后叶。c.作用部分:肾小管和集合管。d.功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1.体温能维持恒定是因为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动态平衡。(√)2.热觉或冷觉的产生是在下丘脑中。(×)[提示] 热觉或冷觉产生于大脑皮层。3.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以适应寒冷环境。(×)[提示] 在此环境中产热仍等于散热。4.引起水平衡调节作用的因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或降低。(√)5.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6.抗利尿激素减少,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新吸收。(×)[提示] 应是抗利尿激素增多。1.图解法解读体温调节的过程(1)寒冷环境下的反射弧:(2)炎热环境下的反射弧: 关于体温调节的三点提醒(1)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2)“寒战”是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由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不是躯体运动中枢。(3)感受器不仅分布在皮肤表面,还广泛分布在内脏器官及黏膜表面。2.图解法理解水平衡的调节由图分析可以得出:有关水盐平衡调节的 6 点归纳(1)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产生渴觉的中枢是大脑皮层。(2)水盐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主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