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旅游区开发可行性报告某某设计院第一章 旅游开发基础条件一、规划范围与期限(一)规划范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居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之间,修河是江西省五大水系之一,修河旅游区总体规划范围是县境内从双井村到抱子石电站总长 26 公里的修河及两岸 2-5 公里不等的范围,总面积约 60 平方公里。(二)规划期限修河旅游区规划分三期进行建设:近期:2025~2025 年;中期:2025~2025 年;远期:2025~2025 年。 二、自然条件分析县属江南丘陵地貌,在江西省地貌区划中,为赣西北中低山丘陵区。县境内四周群山环绕,向中部依次低山起伏,丘陵广布,修河及其一级支流两岸发育河谷阶地。地势周围高、中间低,西北幕阜山脉和东南九岭山脉呈抱合之势,使腹地构成向东北开口的盆地。全县最高点在县境东部的山门峡,海拔 1716.5 米;最低点在东北修河出境处港口,海拔 75 米。县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貌形态影响,形成复杂多变、差异的垂直山地气候。常年日照偏少,云雾偏多。温差悬珠。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匀。霜期较短,区域差异显著。有较丰富的水能资源,但灾害频繁,尤以旱涝灾害为主。修河是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县黄龙山,自西向东流贯全境,东出武宁,经永修汇赣江注入鄱阳湖,全长 354 公里,境内上游惯称渣津水,渣津以下为修河,境内干流河长 134 公里。发源于县境内四周山地和铜鼓县的 10 条主要支流,曲折曲折,汇注修河,总长 586 公里。支流间溪、河密布,纵横如网,呈树枝状,形成完整的水系。修河在本县境内总流域面积 4227 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 94%。因地貌形态多姿,气候条件优越,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据初步统计,有种子植物近 2000 种,低等植物藻类、菌类、苔藓类、蕨类也广泛存在。植物群落方面,有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竹林、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等主要群落。水生植物群主要分布在河滩、水域中。县野生动物繁多,仅脊椎动物近 200 种,现存哺乳动物 29 种,鸟类 42 种,爬行类 29 种,两栖类 20 种,鱼类 70 余种。县自然资源丰富,有泰清、汤桥的温泉资源,钨、瓷土与陶土等矿产资源,板栗、锥栗、猕猴桃等食用植物资源以及 41 种药用植物资源,鲢、鲤、草鱼等食用动物资源,等等。三、历史沿革与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县境内即有人类在此生活。商封艾侯国,春秋为艾邑,先后属吴、越、楚国管辖。汉建艾县,隋代并入建昌县,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