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 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xx 航院电子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实验中心20xx 年 9 月目 录前 言 RFID 基础知识………………………………..………3实验一 UHF 超高频实验................………………..……………5实验二 HF 高频实验.........................................………………..19实验三 LF 低频实验....................................................................30实验四 有源标签实验.................................................................32实验五 IC 卡点台灯....................................................................34实验六IC 卡门禁系统............................................................40实验七 校园卡消费、充值........................................................46前 言物联网定位技术实验主要用于引导学生对 GPS 全球移动定位系统的入门及应用,了解 GPS 移动定位的原理及过程。加强对 GSM 数字移动通信网的认识及理解运用。最后进行物联网定位技术综合运用实验从而实现 GPS/GSM 移动车载防盗反劫、定位追踪、调度管理等等综合智能型控制系统的理解认识。1、 RFID 基础知识1.1 RFID 简介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猎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 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其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RFID 按应用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MW),相对应的代表性频率分别为:低频 135KHz 以下、高频13.56MHz、超高频 860M~960MHz、微波 2.4GHz,5.8GHz。 RFID 根据能源的供给方式分为无源 RFID,有源 RFID,以及半有源RFID。无源 RFID 读写距离近,价格低;有源 RFID 可以提供更远的读写距离,但是需要电池供电,成本要更高一些,适用于远距离读写的应用场合。1.2 RFID 工作原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