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第一节 评估目的和意义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的重要物资保障。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少、国内保障程度低,从长远和总量上看能源供给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进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将大幅度上升21 世纪头 20 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雄伟目标,能源领域面临严重问题:一是储量不足,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二是能源利用效率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三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四是大量进口石油严重威胁国家的经济安全。能源大量消耗和环境严重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实现,节约能源是解决上述矛盾的现实选择。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进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进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进展体制机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进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温家宝总理指出:“要从国家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化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省、市政府也相继对资源节约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浪费问题突出,建筑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潜力很大。随着城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建建筑将继续保持一定增长势头。在进展过程中,必须考虑能源资源的承载能力,注重城镇进展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全面实施节能管理与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扎实开展建筑节能工作 ,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进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做的讨论表明,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大节能力度,2025 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可从 2000 年的 13 亿吨标煤增加到 23亿吨标煤,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