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淄博市农业信息化进展讨论 [摘要】农业信息化既是现代农业进展的必定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淄博市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在推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政府应实行的对策。[关键词】淄博市;农业信息化;对策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进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目前,农业信息化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进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的有力保证。山东省淄博市地处鲁中,城乡交错,沟通频繁,工农业联系密切,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具备以城带乡的空间优势。另外农业产业基础良好,具备以工促农的产业优势。经过多年努力,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进展环境,但与有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仔细分析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快速稳健地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一、淄博市农业信息化进展现状近年来,淄博市农业信息化进展较为迅速,对淄博市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基础设施有了较快进展 o 农民家庭电话、彩电、计算机普及率,广播、电视、互联网农村人口覆盖率居全省前列。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固定电话 78 部,移动电话 160部,彩电 114 台,家用计算机 28 台,接入互联网 18 台。农村宽带端口达到万个,宽带用户达到 19 万户,全部行政村建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基本形成了贯穿乡镇、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部分村、户的信息网络体系。农业信息系统开发成果逐步扩大,信息资源的利用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分别建立了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立了农产品市场价格、供求信息、科技信息、农村政策、农业气象等主要农业数据库,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多条信息采集和传输渠道已基本形成,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明显体现。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与完善,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信息员队伍。以农业行政部门为主体,多元化的立体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体系逐步形成。全市所有有农业的乡镇全部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通过各种方式培训农村信息员队伍,提高了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水平有所提高。目前,各部门主要依靠电话、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络进行信息服务,尤其是电话和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包括“12316 三农”服务热线、农业“专家咨询热线 96288”、幸福农家“168”和各类涉农网站,积极为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