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言1.1 写作目的和意义我国在“引进来”战略取得明显成效,经济日益快速进展时期,于1999年提出“走出去”战略,但由于经济体制、经济进展水平、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国有企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但是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国有经济的主要职能是成为政府的政策工具,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基础性支撑,并且国有企业走出去容易引发政治纠纷,我们的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更容易被当地政府、社会团体和舆论从政治上进行审视,并提出安全审查的要求,过去就已有很多不成功的案例,所以在中国资本输出的新潮流中,产权清楚、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民营企业更应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而浙江是全国民营企业进展的最好的省份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2025年浙江全省累计核准境外企业2 194家,境外投资家数列全国第一。浙江企业境外投资的领域日渐拓宽,除一般性贸易投资外,投资项目涉及轻纺、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建筑、专业市场等优势行业。但是这些方面都刚处于起步期,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浙江民营企业的跨国投资进展现状进行调查讨论,并分析其在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对策是很有意义的。1.2 讨论现状宓红(2025)用美国哈佛大学讨论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1983年出版的《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一书中提出的小规模技术理论(该理论是用来解释进展中国家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竞争优势的来源)来说明浙江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且认为在新形势下,浙江民营企业应利用这些优势,“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 王平(2025),欧阳峣(2025)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将“一揽子”要素对外转移的过程。产权清楚,市场取向显著的民营企业是新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生力军。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还缺乏正常的渠道,迫切需要从法律法规上合法化,在政策措施上大力鼓舞和扶持。同时也认为民营企业具有企业体制优势、经营成本优势以及观念和体制制约、政策措施限制、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等不利条件。由于中国加入WTO,国内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将迅速扩大跨国投资的市场准入;进行跨国投资能有效应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以及进展壮大浙江民企自身的需要等动机的推动下,浙江民企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但是其又存在跨国投资规模偏小,以中小型项目为主,投资定位、层次不高,投资决策不科学、缺少完整规划,投资产品结构低级化等等障碍;所以企业要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