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7(第 6 讲)\s\up7(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应用1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吸收;d.大气逆辐射。(2)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① 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即图中的 a。② 地面以长波辐射的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即图中的 b - c 。③ 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大地,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即图中的 d。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可形象地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具体过程如下面流程图所示:2 读大气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 a~e 中,最能恰当表示对流层大气垂直分布一般规律的是 a,其特点是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每升高 100 米,气温降低约 0.6_℃。(2)图 a~e 中,具有明显逆温表现的是 b 、 c 、 d 。(3)逆温具有一个产生和消亡的过程,如果将上面五图,按照无逆温到逆温生成、发展直至消失进行排列,那么正确的顺序是 a—b—c—d—e。(4)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一、大气热力作用的应用1.分析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解释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技术措施(1)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2)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3)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丰富与否(1)高海拔地区:→→→(2)内陆地区:(3)四川盆地:4.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昼夜温差大小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二、逆温现象及其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1.四种逆温的形成与分布类型发生的条件出现的地区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团上中纬度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