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社会语言学》模拟试卷一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3、本试卷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为 90 分钟。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与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正确选项前得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1、社会语言学就是( )得重要分支之一。2、社会语言学讨论中得社会因素不包括( )。3、美国语言学家拉波夫对( )音分层得讨论就是社会语言学运用调查统计方法得经典作品。4、语言与文化共存得最典型得例子可以说就是( )。[A] 汉字与中国文化[B] 印度语与印度文化[C] 拉丁语与拉丁文化[D] 英语与英国文化5、文化接触导致语言接触,最直接、最常见得现象就就是( )。6、( )就是影响社会方言得因素之一。 7、逢年过节“死鱼”“死鸭”改称“文鱼”“文鸭”就是属于语言禁忌中得( )。[A] 年节语言禁忌[B] 日常生活用语禁忌[C] 社会分层用语禁忌[D] 称谓禁忌8、汉语成语“秀色可餐”从社会语言学得角度瞧反映了( )。9、语言规划得经济性原则,不包括( )。 10、在域外方言中从汉语输入声调系统得就是( )。11、新派方言与老派方言得区分标准就是( )。12、下列属于语码混合原因得就是( )。[A] 谈到某个主题时,由于想不起或缺少适当得表达方式而转用另一种语言[A] 社会学[B] 语言学[C] 人类学[D] 文字学[A] 阶级[B] 阶层[C] 职业[D] 受教育程度[A] r[B] s[C] t[D] l[A] 行话[B] 黑话[C] 借词[D] 谚语[A] 社会制度[B] 社会形态[C] 社会地位[D] 社会规模[A] 性别差异[B] 性别卑视[C] 性别平等[D] 性别模糊[A] 群众性[B] 简便性[C] 适用性[D] 效益性[A] 越南语[B] 泰语[C] 日本语[D]朝鲜语[A] 媒介[B] 时代[C] 地域[D] 年龄[B] 不想让在场得某个人知道所讲得内容[C] 两种文化接触与融合得产物[D] 炫耀自己能说几种语言13、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结构就是层级分布得,整体上呈( )。14、文化得( )就是制约词汇输入采纳音译或意译方式得主要因素。15、语言态度就是指( )。[A]说话者对不同得言语行为得社会评价[B]说话者对听话人得社会评价[C]说话人对外语得评价[D]说话人对自己口音评价16、下列属于正确得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