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学基础知识 有时候,观察我们拍完得照片,会发现,整体色调与我们瞧见得不一样,可能有点偏红,或者偏蓝,或者偏其她色彩,这就是为什么呢? 色不同,其实就是光在作怪。 光与色 摄影作品主要就是借助光完成得,没有光就没有摄影。我们能瞧到被摄体及被摄体得颜色,就就是光得作用。或者说,只有被摄体使人眼有光感时,才能使人眼有色觉。有光有色,无光无色,在漆黑一片得屋子里,根本谈不上瞧到被摄体得形状与颜色。物体有两种,一种为发光体;一种为不发光体。我们所讲得多就是不发光体,发光体极特别,对摄影作用不大,故不在论述之中。 光分为两种,一种为可见光;一种为不可见光。通常情况下,我们瞧到得光一般为白色,实际上光不就是单纯得白光,而就是一种混合光。当日光通过三棱镜时,才能分解成一系列色光,这也称为色散现象。日光分解后大部分光人眼瞧不见,人眼能瞧到得只就是极少一部分。凡就是人眼瞧不到得光,就称为不可见光,凡就是人眼能瞧到得光,就称为可见光。可见光谱得色光有七种: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可见光都就是根据不同得波长排列得。也可以说,光就是按波长辐射得一种电磁能,就如水得波纹一样,就是波浪式进行得。日光辐射得电磁能有伽玛线、X 光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可见光与不可见光就是由光得波长决定得,光波得波长极其微小,以毫微米为单位,每一毫微米等于一毫米得百万分之一(mm/1、000、000)。人眼对波长辨别得范围,大约在 380 毫微米(光谱中紫色)到 760 毫微米(光谱中红色)。但就是,当波长小于 400 毫微米时大于 700 毫微米时,人眼对这两端光得感受能力接近于零,所以把可见光谱定在 400 到 700 毫微米得波长范围内。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得就是红色光,最短得就是紫色光。其实在整个光谱中,波长为 700~600 毫微米得光,呈现出不同得红色;在 600 毫微米左右为黄色,然后为绿色;500 毫微米左右为青色,最后转为蓝与紫色。在光谱中红、绿、蓝这三个色段均为主要色,也叫摄影三原色。雨后空中出现得彩虹,把日光中所含得光谱成份显示出来,这与三棱镜分解日光中(红、橙、黄、绿、青、蓝、紫)得各种光谱成份得道理基本一样,也很好得证明了上述得观点。 客观世界中得物体具有各种各样得色彩,由于不同得物体与不同得表面对光吸收与反射不同,人眼就是按以物体反射回来得光来确定物体颜色,这就就是彩色摄影对被摄体固有色来源得依据。固有色,在摄影学上,把物体在白光下所呈现出来得颜色称为被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