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护理常规【定义、病因】腰痛又称“脊柱痛”,就是指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痛苦为主要症状得一种病证。腰痛得发生多由于外邪侵袭,体虚年衰,跌仆闪挫有关。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病变、腰肌劳损等可参照本病护理。【常见辨证分型、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寒湿腰痛 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或阴雨天加重。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治以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2.湿热腰痛 腰部痛苦,重浊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活动后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以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3.瘀血腰痛 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利,重者不能转侧。舌质黯紫,或有瘀斑,脉涩。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4.肾虚腰痛 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 (1)肾阴虚:伴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以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2)肾阳虚:伴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白晄,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治以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病情观察要点】 1.腰痛 观察腰痛得性质、发作特点、持续时间。 (1)湿证:多表现腰酸胀重痛,卧时不能转身,行时重痛无力。 (2)寒证:多表现腰冷痛,得热则舒,四肢畏寒逆冷,洒浙拘急。 (3)湿热证;多表现腰部热痛,身热汗出,关节肿痛,小便热涩。 (4)风湿证:多表现腰部酸痛游走,引及肩背、腿膝,伴发热恶风。 (5)瘀血证:多表现腰部刺痛,难以转侧,动则痛剧,日轻夜重。 2.腰痛与气候变化得规律,就是否与冷、热、阴、晴等气候因素相关。 3.患者腰痛加剧,不能转动,甚至身体痿软无力,或强直痉挛,兼见汗出,面色苍白,二便失禁等,及时通知医生。 【症状护理要点】 1.寒湿腰痛 注意保暖,防潮防湿;温差变化大时要适当增减衣被,活动后假如出汗较多及时更换湿冷衣服;热敷腰部,推揉要背部,按摩腰骶部,点揉肾俞、腰阳关穴。 2.湿热腰痛 禁热敷。避开高温、潮湿得环境,尤其就是夏末秋初,湿热较重,尽量不在户外做较剧烈得活动与锻炼,防止湿热人侵机体,加重痛苦。可选用艾条灸阿就是穴,缓解痛苦。 3.瘀血腰痛 局部热敷,按揉阿就是穴、肾俞、环跳、委中等穴。 4.肾阴虚腰痛 伴头晕耳呜,面色潮红等症状时,应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宁静,避开对流风,以防感冒。 5.肾阳虚腰痛 可以局部热敷、热熨或拔火罐等方法来解除症状,注意腰部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