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蝎养技术--大学毕设论文

蝎养技术--大学毕设论文_第1页
1/208
蝎养技术--大学毕设论文_第2页
2/208
蝎养技术--大学毕设论文_第3页
3/208
—、概述(—)蝎子的种类,分布与人工饲养历史蝎子,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种类的统称。据统计,蝎子在世界各地共有 6 科、70 属,约 1000 余种,我国分布有 15 种以上,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为东亚钳蝎。在我国,蝎子以长江以北地区居多,主产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河北、山西等省。山东山区农村素有野外采集和饲养山蝎的习惯,目前养殖规模大有进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进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对东亚钳蝎的人工养殖,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但当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有关钳蝎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知识,因而收效甚微。进入 70 年代以后,山东省有关人员开始承担人工养蝎的科研课题,经过十余年的观察,初步摸清了蝎子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规律、繁殖规律和生态要求,并开始探究无休眠期饲养法,取得了一定的讨论成果以后,又对蝎的生活习性、食性、生殖、生态等,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讨论,初步解决了人工养殖的饲料、生长发育环境和冬眠解除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无休眠养殖技术的讨论,使蝎子的生长周期由野生条件下的 3—4 年才能完成 1 代,缩短至 1 年左右就可完成 1 代,繁殖次数也由野生条件下的每年只产 1 胎,增加到每年能稳产 2 胎,幼蝎成活率提高到了 50%左右。进入 80 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在山东、河南等地区的野生蝎主产区,出现了第 1 次人工养蝎热潮,但由于当时大部分养殖户还没有完全掌握基本的养蝎技术加之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与服务,所以真正获得成功并坚持下来的为数甚少。自进入 90 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养蝎业又在我国部分地区迅速进展起来,一些养蝎专业户的养殖经验日渐丰富,养殖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配套完善。在山东省各地农村,涌现出了不少养蝎技术骨干和专业户。目前,我国的养蝎业正在向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进展。(二)蝎子的经济价值1.药用价值蝎子是一味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早在 2000 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认识到蝎子是人类防治疾病的良药,并已投入到临床应用,这在《诗经》、《开宝本草》以及《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蝎子由于大多取完整干燥的全体人药,故医学上称之为“全蝎”或“全虫”,也有些地方称其为链蝎、剑蝎、主簿虫、趸尾虫等。其味辛、性平、有毒,能镇痛、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攻毒散结,可应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癫痫抽搐、风湿痹痛、偏头痛、破伤风及瘰疬、疮疡、肺结核、破伤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蝎养技术--大学毕设论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