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送别诗一、导入: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诗歌就是诗人感情宣泄得主要形式。而情感不外于亲情、友情、爱情,当遭遇这些感情分离时,诗人们一般会借助于诗歌来表达自己得情感。为了生活或就是自己得理想追求,诗人们多要经历离亲别友,而且联系得方式以书信为主。又因为古代交通闭塞,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常常就是一别动辄多年,很多年不得见面(“一别之后,两地相悬”),再会难期,甚至永无见期,像贺知章十多岁离家,八十岁才能回乡,“少小离家老大回”得情况决不止她一人。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就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就是古代诗歌常见得一种主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歌多用于友朋相离,词多用于男女相别。二、文题(送、赠、别等)例:送××:《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友人》(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赠××:《赠汪伦》(李白);别××:《别董大》(高适)三、表现要点:(一)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它们常常表现:1、离别之愁(离愁别绪、离情别恨),多迷恋、伤感。如白居易得《赋得古草原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2、相逢之喜。如唐·李益得《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3、友人之间得深厚情谊,多赞美、留恋。(或依依不舍、或别后切切思念、或安慰激励勉励)。赞美友人深厚情谊得如李白得《赠汪伦》。依依不舍、别后切切思念得如柳永得《雨霖铃》等。心情:孤独、寂寞、怅惘、惆怅、失落、担忧……(二)也有豁达、豪放得(表达诗人豁达得胸襟与豪放得气度)。如高适得《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三)也有另有借题发挥得,主要不就是表现离情而就是表达自己志向或抒发内心得愤懑得。表达自己得志向得如王昌龄得《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既表达自己志向又抒发内心得愤懑得如李白得《梦游天姥吟留别》。四、特征(意象):(一)地点类1、长亭、短亭(就是陆上得送别之所)与南浦(水边得送别之所)长亭、南浦意象得运用与我国古代南北地理气候、交通工具等因素之间紧密联系。一般地说,北方多高原山脉,气候干燥,交通以车马为主。在车马所行得古道边,早在秦汉时就已设置亭台,供行旅休息或送别饯行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