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实验题集粹(30 个) 1.(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得直径,测量读数为 0.515 mm,则此时测微器得可动刻度上得A、B、C刻度线(见图 1-55)所对应得刻度值依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1-55 (2)某同学用 50 分度游标卡尺测量某个长度L时,观察到游标尺上最后一个刻度刚好与主尺上得6.2 cm刻度线对齐,则被测量L=________cm.此时游标尺上得第 30 条刻度线所对应得主尺刻度值为________cm. 2.有一个同学用如下方法测定动摩擦因数:用同种材料做成得AB、BD平面(如图 1-56 所示),AB面为一斜面,高为h、长为L1.BD就是一足够长得水平面,两面在B点接触良好且为弧形,现让质量为m得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达B点后顺利进入水平面,最后滑到C点而停止,并测量出=L2,小物块与两个平面得动摩擦因数相同,由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物体与平面间得动摩擦因数 μ=________.图 1-56 3.在利用自由落体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实验中,所用得打点计时器得沟通电源得频率为 50 Hz,每 4 个点之间得时间间隔为一个计时单位,记为T.在一次测量中,(用直尺)依次测量并记录下第 4 点、第 7 点、第 10 点、第 13 点及模糊不清得第 1 点得位置,用这些数据算出各点到模糊得第 1 点得距离分别为d1=1.80 cm、d2=7.10 cm、d3=15.80 cm、d4=28.10 cm.要求由上述数据求出落体通过与第 7 点、第 10 点相应位置时得即时速度v1、v2.注意,纸带上初始得几点很不清楚,很可能第 1 点不就是物体开始下落时所打得点.v1、v2得计算公式分别就是:v1=________,v2=________,它们得数值大小分别就是v1=________,v2=________. 4.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运动得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得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 5 个打点取好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之间得时间间隔为 0.1 s,依打点先后编为 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 1-57 所示,请根据给出得A、B、C、D四段纸带回答(填字母)图 1-57 (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得那段应该就是________. (2)打A纸带时,物体得加速度大小就是________m/s 2. 5.有几个登山运动员登上一无名高峰,但不知此峰得高度,她们想迅速估测出高峰得海拔高度,但就是她们只带了一些轻质绳子、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