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管理,创新载体】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书 红叶、阳光、菊香,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作为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常规活动中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秋季运动会的鼓声一擂响,同学们的热情即被瞬间点燃。此时,校园里到处活跃着年轻的身影,或矫捷起跳,或健步飞奔,或推手投掷,或卖力加油。他们都是阳光下爱笑的孩子,是校园里可爱的学子,更是老师们的得意门生。 大学校抓小细节 学生就餐男女分层,南进北出;全校集会步伐一致,宁静整齐;自主管理井然有序,文明高效……尽管 72 个教学班共3500 多名学生的规模给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但建立在学生自主管理基础之上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却四两拨千斤般地将老师们肩上的管理重担卸下来,转而由值周班同学分而担之。为了实现德育内容向生活化、实践化转变,以一种相对浅显、开放的方式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个环节,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放低德育工作重心,从细节入手,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率。 尽管每天都有近 4000 名师生到食堂就餐,但令人惊诧的是,偌大的食堂里除了碗筷碰撞的声音之外,再听不到任何其他声音,“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被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们很好地传承、发扬开来。其实从步入食堂的那一刻起,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同学们就已经展现出良好的纪律意识和品德素养:自觉站在一米线之外排队买菜,整齐的队列中甚至还有同学在翻看书本;自觉做到男女分层、南进北出就餐,就餐队伍在餐厅门口自觉分成两股人流;自觉处理留在餐桌上的食物残渣,并将餐具带往餐具回收处,轻拿轻放……秉承着“吃饭应是享受、用餐体现文明”的理念,学校食堂不仅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培育的试验田。 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落到实处,将文明细节要求延伸到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文明集会、文明课堂、文明寝室等一系列“文明”主题争创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校要求学生在参加集会或出勤做操时,不但要做到静、齐、快,甚至连进出、拿凳子的动作与频率都要协调一致,集会或出操时跑步进场、士气昂扬。为了加强学生对小细节和微行动的重视程度,轮到劳动值周班的同学总是兢兢业业地出现在每一个管理盲点,配合、支持老师的管理工作。身着红马夹、头戴小红帽的值周班同学成为校园文明的践行者与监督人,敦促着全校学生更好地法律规范自身言行,展现文明风采。 当行为养成一种习惯,当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