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分化在慢性堵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全文)摘要慢性堵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高,危害大,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 特点,气道重塑是导致肺功能下降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分化(EMT)在恶性肿瘤转移、损伤修复、器官纤维化 中起重要的作用。气道上皮是抵御有害颗粒物的第一道防备屏障,气道上 皮细胞具有转分化能力,通过 Smad 信号通路和多条非 Smad 通路参加了 COPD 的气道重塑。初步讨论提示拮抗 EMT 信号通路可能有助于减轻 COPD 气道重塑,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究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靶点,来改善 COPD 患者的肺功能和预后。COPD 的特点为持续性气流受限,其主要病理基础是气道重塑和肺实质毁 损。气道重塑的本质是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所导致的组织纤维化形 成,其主要效应细胞是成纤维细胞[1]。成纤维细胞来源可能有 3 个途径: 组织局部成纤维细胞增殖、血液循环纤维细胞的募集、上皮细胞-间质细胞 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途径[2]。EMT 这一 现象最早是在观察鸡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现的,由 Hay[3]于 20 世纪 70 年 代后期正式提出°EMT 不仅在胚胎发育,而且在恶性肿瘤转移、损伤修复、 器官纤维化中起重要的作用°EMT 是否参加了 COPD 发病以及其具体作用机制如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1气道上皮与 COPD气道上皮组织表面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Clara 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 纤毛细胞从气管到远端呼吸性细支气管均可见,随着气道直径的减小,纤 毛细胞的高度由假复层柱状细胞向单层柱状细胞递减,这些气道上皮细胞 通过细胞间上皮紧密连接形成有效的物理屏障,抵御病原体和有害物质的 侵袭[4]。重要的是,气道上皮也是启动肺部先天免疫反应的第一道防线[5]。烟草烟雾等有害物质长期暴露可损伤气道上皮组织导致 COPD 发生。COPD 病理改变包括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和肺血管改变[6]。大气道病变 可见纤毛倒伏、上皮鳞状化生、黏液腺肥大、网状基底膜破裂、黏膜下基 质增多、气道平滑肌增生肥厚等。黏液分泌过多和黏液细胞增生是大气道 病变的特征,而炎症和纤维化是小气道病变最重要的病理改变。COPD 的 气流受限是由外周而非中央气道管腔大小决定的,正常人肺内小气道直径 <2 mm)气流阻力微乎其微,但对于 COPD 患者来说小气道却是气流堵塞 的最主要部位。反复的气道损伤-修复循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