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创伤性出血患者的血液管理(全文)患者血液管理(PBM )是利用基于证据的多学科手段,通过减少失血、促 进造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等方法,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中国 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学专业委员会推出的《创伤性出血患者血液管理专家共 识(2025 年版)》,强调创伤性出血患者的血液管理一定要基于正确的 损伤控制性复苏基础上,重视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管理,制订了切实可行 的创伤性出血的大量输血程序。创伤性出血红细胞(RBC )管理推举意见减少失血的措施① 损伤控制性复苏(DCR ) ( I )② 非脑外伤患者的控制性低血压复苏:目标收缩压 80〜90 mmHg 、平均动脉压 50〜60 mmHg 直至大出血停止(II )③ 脑外伤患者的控制性低血压复苏:维持平均动脉压>80 mmHg 直 至大出血停止( I )RBC 输注指征① 输注 RBC,维持 Hb 70 - 90 g/ L ( I )② 伴有冠脉综合征的伤者 Hb < 80 g/ L 时(I)③ 髓部骨折的创伤手术患者 Hb <80 g/ L 时(I)④ 创伤失血引起伤者血液动力学改变时按 MTP 输注 RBC ( III )DCR 要点图注:“创伤性出血套餐”主要推 T、H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 ime ,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thromboplastin t ime , APTT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g) 检测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 ),有条件的单位还应适当查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 , TEG )。TXA :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Cry: 冷沉淀(cryoprecipitate)创伤性出血的大量输血程序[MTP]创伤性出血凝血因子管理的推举意见减少凝血因子的丢失DCR ( I )减少影响凝血因子功能因素的暴露① 控制低体温(I)② 控制酸中毒(I )③ 纠正低血钙(I )输注新奇冰冻血浆(FFP )的指征① 出血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 5 (II )② PT、APTT >正常值上限的 1. 5 倍(I)③ 创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患者(I )④ 紧急逆转华法林诱导的出血(无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PCC]时)(I)⑤ 血栓弹力图(TEG )检测发现凝血因子功能低下时(I )⑥ 启动 MTP 时按比例输 FFP ( I )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物或(冷沉淀)Cry 的指征血浆 Fig < 1. 5 g/ L (II)输注 PCC 的指征使用维生素 K 拮抗剂及新型服抗凝剂又持续出血(I)使用 rFVIIa 的指征在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