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全文)盆底功能障碍(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是指盆底功能异常,由结构 异常、潜在疾病或身体创伤引起。在中老年妇女中的发病率较高,在我国 约为30%~40% 。盆底功能障碍作为一类疾病,包括尿失禁、大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腰骶部痛苦和慢性盆腔痛苦等[1],严重影 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关于 PFD 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和非 手术治疗两大类。对重度患者一般采纳手术矫正;而对于轻、中度患者来 说,一些非手术方式的治疗方法往往对盆底功能恢复产生较好的效果。盆底康复训练(Pelvicfloorrehabilitation,PFR 是指在整体理论的指导下, 综合运用一些康复治疗手段,对盆底结构进行训练、加强及功能恢复。它 是基于证据的一种循证的、低风险的、微创的疗法,PFR 可作为盆底功能 障碍的一线治疗选择。目前盆底康复的手段主要包括:凯格尔训练、阴道 哑铃训练、生物反馈以及电刺激、磁刺激、中医治疗等。1、盆底康复训练方法1.1、凯格尔(Kegel)训练法凯格尔运动也被称为盆底肌训练,是在 1948 年由 Kegel 首次提出。原理 是通过一定的频率、强度,然后有意识地主动收缩、放松盆底肌群,增强 括约肌和耻尾肌的收缩支撑功能。具体方法为:首先收缩会阴部、尿道和 肛门部肌肉 5~10S,然后放松 5~10S 后重复上述步骤。患者训练时可采 取平卧位、坐位以及站位,15 min/次,2~3 次/d。通过主动锻炼,有助 于受损肌细胞的神经支配,增强盆底肌收缩力。罗希等[2]通过对 120 例 孕妇进行观察,发现孕期凯格尔运动可以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促进分 娩后排尿、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孙智晶等[3]发现产后早期开展盆底康复锻 炼能明显改善产后妇女盆底功能,促进盆底组织修复,预防 PFD 的发生。1.2、阴道哑铃训练阴道哑铃一词,最早源于健身器材哑铃,因其形状与哑铃极为相似而得名。 它是由高级医用无毒硅胶材质制成,两端有两个小球,中间则是一条纤细 的韧带连接。阴道哑铃主要通过物理方式,来达到盆底肌锻炼的目的。具 体使用方法:将其放入阴道后,在重力作用下,阴道肌肉会收缩,首次使 用时锻炼 10min,然后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时间及强度。大量讨论表明, 阴道哑铃训练可以有效改善产后盆底组织器官功能,有利于产妇盆底肌力 的恢复[4]。马静等[5]则发现阴道哑铃联合生物反馈技术训练对女性轻、 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具有明显疗效。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