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房颤合并心衰的急诊处理与导管消融(全文)心房颤抖(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力衰竭(心、衰)同样是 急诊的最常见心血管病之一,也是房颤最重要的合并疾病。据统计,急诊 房颤患者近40%合并心衰,且随着房颤进展,合并心衰比例更高。不仅如 此,急诊房颤患者 1年内死亡率高达 11%,其中 1/3 的死亡原因与心衰 急性发作有关。一、背景心房颤抖(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力衰竭(心、衰)同样是 急诊的最常见心血管病之一,也是房颤最重要的合并疾病。据统计,急诊 房颤患者近40%合并心衰,且随着房颤进展,合并心衰比例更高。不仅如 此,急诊房颤患者 1年内死亡率高达 11%,其中 1/3 的死亡原因与心衰 急性发作有关。除抗凝治疗和合并疾病的管理外,房颤合并心衰患者主 要治疗手段还包括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随着近年来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 和技术手段的变革,射频消融成为节律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在改善房 颤合 并心衰患者症状及预后方面的地位也逐渐彰显。二、室率控制室率控制一直是房颤及心衰治疗的基石 my 手段。对于急性发作患者,将 心室率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可减少因心动过速造成的房颤和心衰症状加 重,同时也可降低因心率过快造成的心排出量减少以及心肌重构等风险。心室率控制的最佳目标目前尚无定论,RACE II 讨论表明,与严格控制心 室率(<80 次/min )相比,宽松心室率控制(<110 次/min )在减少 临床事件、改善症状方面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房颤合并心衰患者,宽松 心室率控制是可接受的(心动过速心肌病除外)。房颤急性发作时,紧急室率控制的药物主要包括 0 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 啶类钙离子拮抗剂(non-dihydropyridin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NDCC )、洋地黄类药物和胺碘酮。其中 NDCC 由于负性肌力作用禁用于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HFrEF );对于严重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可考虑静脉应用胺碘酮,但也仅 作为其他药物室率控制失败的二线方案。因此对于心衰合并房颤患者, 急诊处理时。受体阻滞剂和洋地黄类药物为室率控制的常用药物。但近年 来的一系列讨论表明,两种药物并未改善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预后。2025 年发表在 LANCET 上的一篇 Meta 分析纳入 10 项心衰患者使用 0 受体阻滞剂和安慰剂对比的随机对比试验(RCT ),结果发现窦性心律的 心衰患者中,使用 0 受体阻滞剂显著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