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甘肃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立项书一、项目申报工作(一)项目类型“大创计划”实行项目制管理,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1.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讨论项目设计、讨论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讨论报告撰写、成果(学术)沟通等工作。2.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讨论、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纳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二)申报数量和项目经费1.申报数量。各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2025 年省级“大创项目”在坚持质量为先的前提下不设限额,各省属高校申报的省级“大创项目”数量应不少于申报基数(见附件 1),可根据实际情况遴选不超过 1/3 的优秀项目参加国家级计划。2.项目经费。各高校要加大对省级和国家级“大创项目”的政策、经费支持力度,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确定项目资助额度标准;原则上对于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平均支持经费不低于 1 万元/项,国家级创业实践项目平均支持经费不低于 5 万元/项。省教育厅将根据各校申报的质量数量、项目管理等情况,对各校“大创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支持。部(委)属及市(州)属高校自筹经费。(三)申报程序各省属高校在校级“大创项目”立项培育的基础上,择优推举省级项目,拟推举项目需在全校范围内公示 5 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推举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对各校推举的省级和国家级“大创项目”进行审核后予以立项。部(委)属高校推举的国家级项目由省教育厅统一报送。(四)项目管理各高校要加大对“大创项目”的过程管理,积极制造条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供保障,确保实施成效。积极组织与乡村振兴、扶贫脱贫相关的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创项目”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具体报名时间及要求详见《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和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上的通知。根据情况组织国家级“大创项目”申报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项目指南将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页上另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