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动脉腔内治疗的策略(全文)近年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的腔内治疗在技术和器械方面 都有了快速的进展,但是当前对于股 动脉病变腔内治疗仍极具挑战。尤 其是动脉病变,由于其承受复杂的生物力学作用,包括径向压缩、轴向 拉伸、扭转、弯曲,腔内治疗后容易发生再狭窄闭塞或支架断裂。动脉病变腔内治疗选择包括普通球囊扩张(POBA )、特别球囊、镍 钛 金 属 裸 支 架 ( BMS ) 、 覆 膜 支 架 、 药 物 涂 层 球 囊 ( DCB ) 、 减 容(debulking) 等。POBA 是动脉病变腔内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但单纯 POBA 治疗无 法完全克服病变扩张后的弹性回缩,且不能完全避开血流限制性夹层的发 生。改变球囊扩张方式或使用特别球囊如切割球囊、双导丝球囊、刻痕球 囊、巧克力球囊等可减少血流限制性夹层的发生。BMS 植入可有效解决 POBA 治疗的不足如内膜弹性回缩及血流限制 性夹层。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比试验纳入 246 例动脉硬化闭塞 病变患者 , 其 中 119 例 患 者 接 受 POBA 治 疗 , 127 例 患 者 接 受 一 期 BMS 置 入(Lifestent),结果显示 POBA 组补救支架植入率为 25.2%,1 年支 架断裂率为 3.4%,一期 BMS 置入组 1 年一期通畅率明显高于 POBA 组 (67.4% vs 44. 9%)。当补救性支架植入不作为靶病变血运重建或通畅率 丢失时,两组一期通畅率相似(67.4% vs 65.7% )。其中靶病变长度>6cm、 完全闭塞病变是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1]。该讨论结果提示对于 动脉病 变,可优选 POBA+补救性支架治疗策略。关于动脉病变选择哪种支架效果最优尚无定论,目前还没有一种 支架能够完全适应 动脉的复杂力学环境[2]。第三代支架提高了柔顺性同 时降低了慢性外扩张力(COF),如薄壁支架(Pulsar18)、全连接支架 (SmartFlex)、血管仿生支架(雅培外周支架)等。但每种支架都有其独 特的设计与特性,应根据患者及病变特点个体化选择。覆膜支架作为一种特别的支架,因其表面有膜性结构,可以有效阻挡 内膜增生。尤其是肝素化涂层戈尔覆膜支架,其表面肝素活性可以有效抑 制血栓形成,Viastar 试验结果也显示肝素涂层戈尔覆膜支架应用于长段、 复杂股 动脉病变具有较理想的疗效[3]。DCB 应用于股 动脉原发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病变都显示出良好的 效果,但是单纯使用 DCB 仍无法克服球囊扩张之后内膜弹性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