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培育方案一、培育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培育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并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非盈利组织、讨论机构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实务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二、培育要求(培育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等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猎取以及分析和解决管理学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进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讨论和实际工作能力。三、主干学科:工商管理四、主要课程、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主要课程包含: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核心课程包含: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设计与职位分析、招聘与人才测评、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特色课程包含: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双语教学)、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业理论与实务、国际企业管理、中小企业管理、管理心理学。气象特色课程包含:公共气象服务导论、气象民俗学、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气候变化与经济进展、气象经济学。五、主要实践性环节核心实践课程:组织设计与职位分析实务、招聘与人才测评实务、培训与开发实务 、绩效管理实务、薪酬管理实务、劳动关系管理实务。特色实践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对抗系统软件应用、企业经营模拟、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研、科技检索和文献综述。六、专业主要实验 包含实验环节的主要课程:劳动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招聘与人才测评。七、基本修业年限: 四年八、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及毕业要求表 1. 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学时/学分占课程体系学分比例(%)公共基础课程必修59.536.39%通修课程选修611.11%学科基础课程必修2010.00%专业主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