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1. 目的加强公司各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确保公司生产安全、稳定、正常有序的进行。2. 范围适用于公司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3. 法律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25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安监总管三[2025]93 号)4. 术语与定义4.1 关键装置: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4.2 重点部位: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系统等。5. 职责5.1 总经理为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制度的贯彻实施。5.2 生产副总负责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档案进行审核。5.3 联系人定期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联系点进行监督管理。5.4 安全部负责公司负责编制和修订《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负责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联系人的制定和监督实施,负责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设施的管理。5.5 生产部负责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设备管理及定期测厚检查,负责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设备操作规程的管理。5.6 技术部负责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工艺操作规程的管理及监督检查。5.7 后勤部负责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消防设施的管理及监督检查。5.8 各车间(部门)对所辖范围内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负责。5.9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所在班组负责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日常管理、巡回检查及隐患整改;5.10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操作人员负责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操作及日常维护保养;5.11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操作人员及其他单位的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6. 工作程序及要求6.1 联系人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6.1.1 安全部负责制定高层领导联系点管理机制,确定公司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清单,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档案,并明确联系人。6.1.2 联系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具体内容如下:a)指导安全联系点实现安全生产;b)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c)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d)督促隐患项目治理;e)监督事故处理原则的落实;f)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等。6.1.2 联系人每月至少到联系点进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