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HA 对 UA/NSTEMI 治疗指南更新解读(全文)1 早期院内药物治疗抗血小板及抗凝是 UA/NSTEMI 治疗的基石。最近仍有众多讨论是以 抗血小板及抗凝为治疗基础的探究,以求得到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通过近 几年的数个大型讨论,抗血小板及抗凝的地位不但得到进一步巩固,而且还 取得新的进展。1.1 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见表 1)1.2 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的其它规定见表 2)1.3 关于噻吩吡啶类药物多个大型试验讨论已证实,噻吩吡啶类药物是 UA/NSTEMI 是一个重要 的抗血小板药物。普拉格雷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 对UA/NSTEMI 有益作用近期也得到验证。过去的各类指南仅推举氯吡格 雷作为UA/NSTEMI 的 治 疗 , 因 为 当 时 氯 吡 格 雷 是 唯 一 被 美 国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的噻吩吡啶类药物。从 27 年指南发 表后不久FDA 就批准普拉格雷作为 UA/NSTEMI 抗血小板治疗的第二种 噻吩吡啶类药物,其主要是基于部分普拉格雷与氯吡格雷头对头的讨论证 明,虽然普拉格雷增加了 一些出血风险,但能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作为普拉格雷的主要临床讨论之一,TRITON-TIMI 38 对包括 174 例 UA/NSTEMI 在内的 13608 例中高危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 所有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之前 24 小时已接受阿司匹林 (ASA)治疗,在此基础上随机接受普拉格雷(负荷量 60mg,10mg/d 维持量),或氯吡格雷(负荷量 3mg,75mg/d 维持量)治疗,并做了平均达14.5 月的随防。对于确定有冠状动脉解剖性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普拉格雷 在 PCI 术前、术中或术后 1 小时之内给药。在 PCI 术后第 30 天、90 天及 第6-15 个月期间的每间隔 3 个月作为临床观察点,对比死亡率心律失常, 心衰,中风,突发及不明原因)、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及非致命性中风的主要终 点事件。结果显示,在主要终点事件上普拉格雷发生率为 9.9%,而氯吡格雷 发生率为 12.1% (HR 0.81,95% CI: 0.73-0.90,P<0.1),普拉格雷绝对 值减少 2.2%,相对减小了 19%。普拉格雷减少了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及 中风共 138 例。上述差距主要是表现在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及支架内血栓(7.3%: 9.5% 与 1.1%:2.4%,P<0.1 )方面,而在心血管死亡率(2.1%: 2.4% ,P=0.31)和非致命性中风上(均为 1.0%,P=0.93)无减少。然而在安全性方面,普拉格雷却明显增加出血风险。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