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司马门”事考 【摘 要】由《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中“曹植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一事,考证“驰道”、“司马门”及“司马门”事件。 【关键词】曹植 驰道 司马门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云:“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 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 其下裴《注》曰:“《魏武故事》载《令》曰:‘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又《令》曰:‘自临淄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又《令》曰:‘诸侯长史及帐下吏,知吾出辄将诸侯行意否?从子建私开司马门来,吾都不复信诸侯也,恐吾适出,便复私出,故摄将行,不可恒使吾以谁为心腹也。’” 可知曹操本有意立曹植为嗣子,但曹植“行驰道”、“开司马门”一事令自己彻底失去父亲信任,终至失宠。此事与别事相异,为礼仪之缺失,历时极短,而后果独大。 一、“驰道”为何 《史记·秦始皇本纪》应劭曰:“驰道,天子道也,道若今之中道然。”又曰:“谓于驰道外筑墙,天子于中行,外人不见。” 《史记·孝景本纪》:“《正义》按:‘驰道,天子道,秦始皇作之,三丈而树。’” 《史记·平准书》:“公卿议封禅事,而天下郡国皆豫治道桥,缮故宫,及当驰道县,县治官储,设供具,而望以待幸。” “驰道”为天子所行之道,天子行幸地方,亦有驰道。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平州”条:“元狩五年,侯昧坐行驰道中更呵驰去罪,国除。” 《汉书·成帝纪》:“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得绝乃度,还入作室门。上迟之,问其故,以状对。上大说,乃着令,令太子得绝驰道云。”应劭曰:“弛道,天子所行道也,若今之中道。”师古曰:“绝,横度也。” 《汉书·江充传》:“充出,逢馆陶长公主行驰道中。充呵问之,公主曰:‘有太后诏。’充曰:‘独公主得行,车骑皆不得。’尽劾没入官。”如淳曰:“令乙,骑乘车马行驰道中,已论者,没入车马被具。” 除了天子,太子亦不得行驰道,平州侯为高祖功臣,因行驰道招致除国的后果,可见处罚严重。馆陶长公主有太后令,则收其车马,其实为不赞同之意。 曹植乘车行驰道,是为大不敬之举。 二、“司马门”为何 其一,为天子宫门。 《史记·项羽本纪》:“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集解》:‘凡言司马门者,宫垣之内,兵卫所在,四面皆有司马,主武事,总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