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老师们,又一届秋实杯晒课,因匡老师女儿马上面临高考,所以我被迫冲到前线。当初因为时间 的不确定,所以只有把内容尽量选在后面,且不会与其他内容发生太大冲突。当真正准备完这节课的 时候才发现,这节课概念多,知识零碎,不容易讲好。这一课,知识目标比较清楚,理解“三角形的 概念”,“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内部的高”。 当时展课后雪梅就在说这节课的容量太大,可能要上完内容很难,下来后我也在思考,究竟怎样取舍 才合适,不过最后的结果却是哪一块都没有省略,似乎省略了哪一块课就不够完整。这与我的个人性 格有关,一遇到选择性的问题,我就有些障碍。所以最后这节课还是没能上完,遗憾!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是学生猎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这节课中,我精心设计探 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在活动 中产生深刻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这节课我做到了:(一)组织有效“活动”,促进学生理解。(二)“探究”式学习方式。课的开始,我出示了一些世界上有名的建筑,一些漂亮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建都有三角形, 或者整体造型近似于三角形。一反面激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从而顺势揭示课题。对于“三角形的概念”这一知识点,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让其机械的记忆,而是通过一步一步的 动手操作和观察最终得出结论。首先,让学生试着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并且在画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 提醒大家的地方,接着观察自己的三角形有哪几部分组成?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只要三条边、三个角、 三个顶点就是三角形?出示几个图形让学生推断是不是三角形,通过前两个三角形的推断得出三角形 是封闭图形,所以“相邻的两条线段的端点必须相连”,通过第 3、4 个图形总结出三角形必须是“由 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里重点强调,“三条线段”“围成”。这时,孩子们就在自然而然的观察 中自己总结出了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下一步,“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的理解及画法”,首先给三 角形取名字,然后学习“顶点和它对应的边”。对于高的理解,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在四年级上 册时,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和梯形的高,所以本课学生对于高的认识是有基础。于是,我创设了一个情景,推断哪幢别墅是长颈鹿的家,从生活情境入手,把三角形的高自然的 融入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