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2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4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古菌(archaea)在进化谱系上与细菌(bacteria)和真核生物相互并列,但其在细胞构造上却与细菌较为接近,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有称作核区(nuclear region)的裸露 DNA 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和古菌两大群。细菌的细胞膜含由酯键连接的脂类,细胞壁中含特有的肽聚糖(无壁的枝原体除外),DNA 中一般没有内含子(但近年来也有例外的发现)。2.1.1 细菌的定义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0.5×0.5~5µ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2.1.2 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三角形、方形、圆盘形等。2.1.3 细菌的构造由于细菌的细胞极其微小(µm)又十分透明,因此用水浸片或悬滴观察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时,只能看到其大体形态和运动情况。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致形态和主要构造,一般都要对它们进行染色。1884 年丹麦医生 C.Gram 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是最为重要的染色方法。2.1.3.1 细菌的一般构造一般细菌共有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细胞最外层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有固定外形和保护细胞等多种功能。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的比较成分占细胞壁干重的%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肽聚糖含量很高(30~95)含量很低(5~20)磷壁酸含量较高(<50)0类脂质一般无(<2)含量较高(~20)蛋白质0含量较高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膜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CVI dye complex)。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作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反之,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的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进行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菌则仍保留紫色(实为紫加红色)了。1、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厚度大(20-80nm)和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