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豆豆》教学设计(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拾豆豆》教学设计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小学音乐湘艺版修订教材第六册第二课《拾豆豆》教材分析:《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合,如:“37”、“53•”、“3.5 76”,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而又朴实的形象。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山西民歌《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 2.能在歌曲学习中参加音乐律动,能通过演唱、表情及肢体动作等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课标中对三年级音乐教学中演唱的要求是乐于参加各种演唱活动,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或参加齐唱、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简单评价。根据课标的这个要求,我为歌曲创设了一系列与拾豆豆有关的情境,通过儿歌、身势动作、学说方言等活动来感受体验歌曲,通过唱一唱、说一说、动一动等环节来学唱歌曲,并在最后加入了二声部的演唱,同过填充式和轮唱等方式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山西民歌的韵味,产生具体的审美体验,从而更生动地表现山西民歌,制造更多的美。教学设计亮点:1.通过儿歌导入、身势参加、方言渗透等手段,解决歌曲的重难点,学歌曲,唱韵味。2.从歌词、曲调入手,抓住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把握并表现歌曲的音乐性。3.为歌曲加入了填充式的二声部演唱和简单的轮唱,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能与人合作,用二声部填充式的演唱和轮唱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CAI 课件 、钢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秋天到,豆豆跳,丰收的季节真喧闹。孩子们,在这收获的季节,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山西民歌。二.歌曲学唱(一)感受山西民歌1. 初听歌曲第一段提问:听了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2.复听歌曲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3.学山西儿歌CAI 出示 儿歌《拾豆豆》① 情景互动(解决下滑音)师:在坐的小朋友啊,都是老师最喜爱的胖丫丫俊妞妞,我叫你们的时候,你们可要答应哦! 师生互动“胖丫丫!哎!”② 儿歌参加(解决节奏难点) 引导学生在在所有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