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卖桔者言》读后感(3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读《新卖桔者言》有感近日我阅读了香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的《新卖桔者言》,书中以浅显的故事阐述了一个个深奥的经济学原理,令我受益匪浅。由于本书的主题是产权,我原以为会是一本艰涩难懂的经济学理论著作,读完才知道,这本书完全不似我们所学的西方经济学那样有着大段的理论,多幅的图表,这是本短论式的经济学小品文。所讲的理论都通过现实案例来分析,让即使是没有理论只是基础的人也会产生兴趣,也可以看得懂。 这本书涉及面是极广的,介绍了很多经济学理论,如价格理论,产权制度,期货市场,交易费用等,还谈了一些对法律方面的看法和讨论。在作者看来,经济讨论是与法律分不开的,两者合并是必定的,经济学讨论假如忽略了法律这一约束条件,往往不能解释人类的行为。作者对法律的重视比一般经济学者大,也是颇有成果的。有一篇文章曾被美国一本法律刊物选为当年最佳法律论文之一,恭贺信是寄到教授所在大学的法律系。同时作者还在书中写了他对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的心得和建议,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帮助,以使“知识”投资事半功倍。 文章《卖桔者言》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香港年宵市场上,张五常和他的助手们用两百多盆桔子证明了价格分歧的第二个条件即不同价格的顾客的需求弹性不同是不正确的。在这个实例中出价较高者皆为缺乏信息的人,因为他无法将张教授所卖的桔子与市场上其他人的比较,而以低价购得桔子的人却恰恰相反。因此,也论证了诺贝尔获奖者施蒂格勒所认为的价格分歧必定带来浪费,因为付不同价格的人的边际价值不同这一论点是错误的。张五常先生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务实的实证精神,即实践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本书的标题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新卖桔者言》,没卖过桔子,你就不能想当然,不了解事物而尝试解释事物,到头来都是错误的,或者说,会导致你的结论过于理想化然而未必有用。他树立了一种新的学者形象:真诚的实践自己的学说和信念。我们每个平常人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更需要有这种务实的精神,尤其会计工作最是要求细致、准确,每走一个程序、每核实一家企业都不能抱着“想当然就行、差不多就可以”的想法,这样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工作的不负责,这样的想法也是极其危险的。 而《中国大酒店》这篇文章又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陆保守与改革创新碰撞的成果,具有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