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环境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物业环境管理》属于高职高专物业管理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从事物业管理员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专业实践性较强,主要对学生进行物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具体操作要求的教育,本课程在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今后从事物业企业管理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物业环境和物业环境管理的内涵,了解和掌握物业安全秩序管理、物业保洁绿化管理、物业环境污染防控、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等物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重点及原理方法,对普通物业环境中常见的问题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并配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物业环境管理》是物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学习此课程前,应首先学习《房屋建筑及设备识图》、《企业管理》、《物业管理服务与经营》、《物业管理法规》等课程,以便掌握较全面的物业管理专业相关基础知识。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可进一步学习《物业房屋维修管理》、《智能化物业管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物业管理国际质量标准》等相关课程,更全面的掌握物业管理专业知识,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二)课程基本理念以“能力培育”为中心建立课程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构建现场教学、专项实训、认识实习三个实践教学模块,形成边理论边实践、理论与实践紧密关联的课程教学模式,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全程有效衔接,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培育,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学生应掌握的技能分为基础技能、专业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三个部分。从本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看,基本都有所涉及,但主要侧重在专业技能上,即掌握具体业务的处理,如物业环境保洁卫生管理、物业环境安全管理、物业环境绿化管理、物业环境绿化日常管理、物业环境污染与防治、物业环境设备管理、物业管理中的社区建设等。这些能力在物业环境管理实践中要求人人具备,具有普遍性特点,学生理应掌握。为实现这一目标,根据“现场教学时间较短、安排分散,适合于某一专项业务的观察了解;专项实训时间集中、内容专一,适合于对某一专项业务的扎实掌握;认识实习周期较长、综合性强,适合于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