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辅导二:信用问题: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请简述信用的本质特征及构成要素。一、商业信用(一) 商业信用的含义及其必要性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商业信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各个企业 相互依赖,但它们在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上往往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 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脱节。而通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商业信用,则可满足企业对资本的需要, 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二) 商业信用的特点1. 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工商企业2. 商业信用的客体主要是商品资本,因此,它是一种实物信用3. 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一致的即商业信用的数量和规模与工业生产、商品流通的数量、规模是相适应的,在动态 趋向上是一致的。(三) 商业信用的优缺点商业作用的优点在于方便和及时。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 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2) 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3) 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4) 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5) 此外,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四) 我国的商业信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商业信用具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曾较好地发挥过商业信用的积极作用。从第二个五年计划至 1978 年前,除只准对采购农副产品和制造长期的大型设备可预付 定金外,其余一律禁止运用商业信用。从改革开放至今,商业信用在我国逐步放开,范围逐步扩大,并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二、银行信用(一) 银行信用的含义及地位银行信用是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给政府、企业或个人的信用。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现代商品货币经济下,银行信用无论在规模、范 围上,还是在期限上都大大超过了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 地位的信用形式。(二)银行信用的特点1. 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2. 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它可用以任何方面3. 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总之,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在时间、空间、规模、对象上的限制。(三)我国的银行信用改革开放前,与“大一统”的金融体制相适应,我国长期实行单一的银行信用,并把全 部银行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