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积累型文本,就是把一个文本当作一个比较纯粹的语言材料素材库来对待,在课堂教学中直接把积累语言材料作为第一层面的教学目标。语料储备应该包含语言词汇的积累和认知、语法的理性把握和认知、语用的理性把握和认知等等。这种文本类型的教学要挖掘出文本独到的教学资源,获得比较别致的积累切入点。 虽不满百字,而具虎跳龙腾之致。群文的整合点就是语言的积累点,运用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比较、整合、求同、比异中积累语料,学用语言。重积累和感受、轻分析和讲解的特色当梦得遇见茂叔---《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设计课堂类型:积累型文本群文教学教学目标:1. 通过分类汇编的方式积累重要文言词汇。2. 创设情境,变式训练,积累并学用重点句式。3. 比较两文,发现章法之妙、人格之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日我们来学习《短文两篇》。从课题上看,这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是“短”。我们学过的一课群文的有:(屏显)七上 阅读4 古代诗歌四首7 散文诗二首8 《世说新语》二则11《论语》十二章22 寓言四则这几课组合的标准或体裁相同,或出自同一本书。那么《短文两篇》的相同之处除了“短”,还有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发现吧。二、初读求同,积累词汇1.齐读课题,读出停顿,发现题目的相同之处:题目标明文体。共读,识记文体知识。(屏显)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用韵。座右铭、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说,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往往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马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2.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节奏。明确两处停顿: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结合课下注释,粗通文意。你有没有发现两文中的同类词汇?模仿课后习题,运用词语辨析法编写练习。① 续编课后习题:(屏显)一词多义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预设: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无实意,不翻译。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之:的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一词多义还有: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 自编课后习题:(屏显)词类活用:有仙则名 ……重点实词:……两文中词义相近的词有:……自选一项编写课后习题,写在课本“积累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