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工林分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讨论(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不同人工林分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讨论周永文 1,黄文辉 1,陈红跃 2,薛立 2,徐庆华 1,黎容根 11. 东莞市大岭山林场,广东 东莞 523926;2.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摘要:对大岭山林场尾叶桉、马占相思、黑木相思、厚荚相思、卷荚相思、杉木和马尾松林分的枯落物和土壤持水功能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林地枯落物持水量的大小顺序为:马占相思林>杉木林>厚荚相思林>黑木相思林>尾叶桉林>马尾松林>卷荚相思林;土壤持水量大小则为:杉木林>厚荚相思林>卷荚相思林>马尾松林>尾叶桉林>马占相思林>黑木相思林。对于尾叶桉林来说,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其枯落物持水能力增加,但持水量降低。关键词:大岭山;人工林;枯落物;持水能力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25)04-0449-03枯落物层是森林土壤独立的发生层次[1],是森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地表的重要覆盖面,对改善土壤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土壤有机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讨论枯落物层水容量及其对表层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2]。国内对于枯落物持水功能讨论较多,但对同一地区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和土壤持水功能的比较讨论较少,仅见一些报道[2~7],而对热带、南热带地区赤红壤上的松林、桉林、相思林来说,这方面则尚未报道。广东省目前尚有大面积的松、桉、相思林,目前大部分正向生态公益林转化,这些林分的生态效益如何,亟待评价。本文的讨论正是针对广东目前的普遍情况,对具有很强代表性的松、桉、相思林分进行讨论,这对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为用材林向生态公益林转变过程中的林分改造提供理论参考,填补这些林分讨论的空白。1 调查地区概况大岭山林场位于广东东莞虎门镇,拥有优良的地理、社会、经济环境。该地地处南亚热带,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 22.1 ℃;最热月(7 月)平均温度 28.2 ℃,极端最高温37.9 ℃;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 13.4 ℃,极端最低气温低于 0 ℃。年均降水量 1800 mm,每年 4~9 月为雨季,其降雨量均占全年的 80%。常有台风灾害。土壤为花岗岩、页岩等发育的赤红壤。土层多为厚土层,部分地段为薄中层土,且石砾含量较多,有机质含量较低。地表植被以人工林为主,主要有马尾松(Pinas massoniana)、杉木(Cu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