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中国儿童 A 族链球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最全版)A 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致 病菌,是造成全球儿童死亡的十大感染性疾病病原之一 [1]。近年来, 猩红热在世界范围内卷土重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再度关注。美国新研 究数据显示,爱达荷州 GAS 侵袭性疾病发病率已从 1.04/10 万人年升高 至 4.76/10 万人年[2]。国内对 GAS 的关注不够,甚至存在认识误区。 为提高我国儿科医师对 GAS 感染相关疾病诊治与防控的认识,特制定本 共识。1 病原学及感染致病机制1.1 病原学 链球菌是 1874 年由奥地利外科医师 Billrot 在丹毒和 伤感染患者中首次描述。Louis Pasteur 于 1879 年从产褥热妇女的子 宫和血液中首次分离出该菌[3]。1932 年 Andrewes 和 Christie[4] 统一将以上不同疾病观察到的链状球菌命名为化脓性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yogenes )。化脓性链球菌分类学上归于链球菌属,该属细菌传统的分类依据溶血 反应和携带的兰氏抗原等[5-7 ]命名。包括:(1)根据溶血反应分为: ①甲(a)型溶血(不完全溶血);②乙(0)型溶血(完全溶血);③丙 (Y)型溶血(不溶血)。化脓性链球菌通 常 为 新 容 血 。 ( 2 ) 根 据 族 特 异 性 抗 原 ( Lancefield 分 型 ) : 1933 年Lancefield[8 ]根据链球菌表面的多糖抗原差异将链球菌分为 18〜20 个族(组或群),该方法仍沿用至今。其中对人体致病的以 A 族为主,还有 B、C、D、F、G 族等。化脓性链球菌即为 A 族,结合溶血特征又常称为 A 族份溶血性链球菌, 本文采纳国内外文献中普遍采纳的“族链球菌”名称。临床常见的其他链球菌还有 B 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 GBS ),即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多为 P 溶血;肺 炎链球菌则表现为笛溶血。GAS 常定植于人体咽部,也可以在不洁皮肤表面,引起浅表性感染、 侵袭性感染、毒素介导性疾病以及感染后免疫性疾病。人类是 GAS 的唯一 宿主,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皮肤黏膜接触传播,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等 均有利于 GAS 传播,引发感染。此外,GAS也可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 人群对 GAS 普遍易感,发病者多为 5〜15 岁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 者。25 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评估 报告全球有严重 GAS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