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店集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国酒店集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下,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疯狂扩张,目的是想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就此,中国的酒店集团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改革进展的机遇。 国际酒店集团拥有巨大的知名度及客源,因此可以在中国迅速吸引到大量的顾客。此外,凭借着他优秀的服务质量和连锁效应,更是成为许多人选择酒店时优先考虑的重要原因。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更是不断推动国际集团进军中国的步伐,疯狂扩张的现象就此而来。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市场,虽然尚未做到绝对自由、绝对开放,但是中国市场足以吊起全世界所有大企业的胃口,国际大酒店集团也不例外。现在在人们耳边响起的,都是洲际、喜来登、希尔顿等这些国际知名品牌,却不曾听到国内知名酒店集团的名字被人们提及。面对大量客源的流失,中国酒店集团是时候作出改变和规划,重新夺得国内市场的主导权了。我国本土酒店管理集团亟需利用自身传统文化优势,实行特色管理,通过品牌化的管理及运营,紧抓当地市场,促进自身竞争力不断提升,力争与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相抗衡。 以洲际酒店集团为例,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酒店集团,洲际对中国的了解已经非常深刻,从单独成立大中华区到任命黄德利为大中华区总裁,从首推国际酒店集团在华完全中文化网页,到现在专门针对中国(或者华人)市场的高端酒店品牌,洲际的脚步一直很大,大到让业界惊讶。洲际深刻了解到政府生意在中国的重要程度,于是在发布酝酿已久的华邑品牌时,极为用心地选择了中国政治中心——北京天安门东侧的太庙作为会场。可以说洲际已经誓在中国把国际本土化了,在分羹中国酒店业务大蛋糕上,洲际霸气侧漏。由此例子可见,有些国际集团甚至把中国作为重点开发的国内市场,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 但百密都有一疏,国际酒店在中国的进展也难免会困难,五年来,也有不少酒店因经营不善退出市场,亦有不少酒店品牌运营吃力,只能被迫换成其他品牌迎难而上。地产商和国外酒店集团合作模式下的项目已经在全国开了花,然而值得引起警惕的是,地产商引入酒店集团管理,在考虑其是否盈利之前,最在意还是其商业地产的价值,而非酒店本身能盈利多少。不过,没有盈利能力的酒店,无论品牌多响,看上去多么富丽堂皇,最后也不过落得败絮其中,谁也不同意看到疯狂扩张的代价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