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别示例(10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一、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别示例我们通过一个有趣的玩笑中就可以看出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别:和法国人在死之前的愿望就能告诉你二者之间的区别。你问法国人,你死前最大的愿望是什麼?法国人的回答是“我想喝一杯最好的香槟酒”。再问德国人,他会说“假如我还有力气的话,我想再做一次报告”。一种思维方式常常渗透在各个领域,甚至我们常常见到的现象也能反映其思维方式。比如一个给一个中国人写信,中国人看美国人的信,他一看马上就发火。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开门见山,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后面才讲些。中国人为了保持心理平衡,拿到美国人的信先看后面。而美国人看中国人的信,开始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麼,前面都是等等。美国人读中国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这种不同的书写方法反映著不同的思维方式。有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德国人和日本人、中国人一同坐火车从德国的去巴黎,这 3 个人坐在一个车厢裏。途中上来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将手裏端著的鱼缸放在空座上。德国人开始发问:“您能告诉我这鱼的名称吗?它在上的类别及有哪些特征?它们在科学上的意义又是什麼?”日本人听完德国人的话后接著问:“请问这种鱼我们国家能不能引进?根据日本的气候、水温、水质,这种鱼能不能生长?”轮到中国人来问了:“这种鱼是红烧好吃,还是清蒸更好吃一点?”这表明了 3 种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特点。二、从文学领域看中西思维艺术之差异东西方不同的追求和不同的思维标向反映到文学艺术的制造上,中国重视圆浑,和谐,追求中和,追求圆浑中而致雄放的境界,就像、钟嵘所宣导的那样;西方追求突破,讲究提升性,如就具有一种,另辟天地的突破性。中国许多小说停留在见证性,停留在人情的描写上,当然例外,缺乏必要的哲学深度。赛凡提斯、、就挖得深,、波德赖尔、,也具有提升性,开掘得很深。多数写冤写怨写人生惨烈,有的写到了生命的真处实处,所以感人,有生命力,有的没有。 笔者个人推测,在现代如创作出能够打动东西方读者的作品,作者必须既对命运、宇宙精神,对中国诗、画和三为一体的艺术精髓、以及、虚实相协、阴阳相调的真谛有独到的体悟,同时又要对西方文学、艺术、哲学有深刻了解和把握。三、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简说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东西方社会进展的道路不一样,长期的和,造成了我国文化的民族心理。这种心...